-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鋼鐵螳螂”ET112步履式挖掘機、全球首臺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 光纖預制棒智能化制造車間……國慶長假期間,“禮贊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江蘇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火熱展出,展館內人頭攢動,不少南京市民和外地游客舉家出動觀看展覽。
江蘇是我國民族工業的重要發源地,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全省規上工業企業45700多家,中小微工業企業50多萬家,涵蓋了制造業全部31個大類、191個中類和500多個小類,創造了全國12%以上工業產值,擁有全國最大規模的制造業集群,六大行業營業收入過萬億元,工業利潤全國第一。記者在現場采訪中發現,經濟發展高質量展區備受關注,成為熱門的“打卡點”。
精心布展迎盛會
甫一步入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外展廳就吸引了眾多市民的目光。只見一臺臺現代化設備如“鋼鐵俠”般威風霸氣,讓人震撼。其中,有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生產的,擁有30多項核心專利的XCA220型全地面起重機;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工業機械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被習近平總書記稱為“鋼鐵螳螂”的ET112步履式挖掘機;鹽城市江蘇悅達智能農業裝備有限公司研制的黃海金馬404D輪式拖拉機等,為江蘇乃至全國農業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進展館內的經濟發展高質量展區,記者看到展臺以“科技藍”為主色調,輔之以“科技銀”色,提煉微電子原件線路板、無人智能生產線元素作為造型主要設計元素,用象征未來科技的全軟管發光LED光帶給光,營造新時代江蘇以科技創新引領,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濃厚氛圍。
“我是蘇州博眾制造的交互式機器人——小博,今天由我為您介紹江蘇制造7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展區內,一臺一米多高、口齒伶俐的機器人“接待員”,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據記者了解,這臺機器人本身也是展品的一部分,是蘇州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Venus機器人。提供這臺機器人的蘇州博眾精工從制作簡單的工裝夾具起步,慢慢發展到提供單機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生產線、自動化立體庫等,到現在能為客戶提供智能工廠的整體解決方案,短短十幾年時間,已成為我省智能制造領域的龍頭企業之一。
大國重器江蘇造
南航金城學員、大三學生董錢章在經濟發展高質量展廳擔任志愿者。幾天下來,他接待了很多參觀的人群:“無論是靈猴雙臂機器手平臺,還是智能化制造車間、特高壓線路巡檢體感交互系統,觀眾看得都非常激動,不少人拿著手機在這里合影。”
在展臺的右上方,中電熊貓生產的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十分引人注目。這是全球首臺采用IGZO技術面板的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是中電熊貓新型顯示包括面板、模組、整機等多個產業環節新技術新成果的集中體現。這臺超高清電視采用的是中電熊貓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研發的IGZO(金屬氧化物)技術面板,分辨率高達7680(RGB)×4320,屏幕刷新率高達120Hz,為業界頂級標準。記者在現場看到,播放的樣片色彩逼真,畫面流暢,栩栩如生。
在展臺的正中間,展示的是國內唯一光纖預制棒智能化制造車間,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擁有2套世界最大尺寸6m超長光纖預制棒延伸設備。亨通光電于2013年正式啟動光纖預制棒制造車間智能化建設,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裝備自主開發率近100%,累計研發生產裝備92套,包括2套世界最大尺寸6m超長光纖預制棒延伸設備,以及超低損耗光纖制備產業化成套裝備,始終保持行業裝備競爭領先優勢,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強基、智能制造、綠色制造項目。
在亨通智能化制造車間模型的后面,是通體晶瑩剔透的亨通光棒實物。亨通于2002年開始光纖材料的研發與制造,2010年成功研發國內第一根自主知識產權光棒,目前已經發展成為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光纖預制棒生產基地,國內市場占有率30%以上。亨通是國內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全球第二家打破傳統,以有機硅為原料制造光棒的企業,實現了技術和成本上的高起點,并從根本上提高了民族產業的行業競爭力。
在展區,人們還能看到全球首款柔性屏腕機和國內首款柔性屏手機,維信諾昆山公司為其提供了代表行業先進水平的柔性屏配件;長電科技的晶元封裝產品,也是體現江蘇制造水平的典型代表;靈猴雙臂機器手,是博眾精工利用視覺智能研發成果,集成六軸機械手開發的智能機器人,能輕松完成高難度的轉魔方游戲。
集群發展譜新篇
集群化發展是江蘇制造的鮮明特色。2018年,江蘇在全國率先出臺《關于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瞄準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目標,突出抓創新、強主體、拓開放、促融合,遴選13個集群重點培育。在2019年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招標中,我省6個集群成功中標,總數占全國四分之一。在本次展會上,通過展區上方的大屏幕,觀眾能夠詳細了解江蘇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情況。
其中,工程機械集群擁有16大類工程機械主機、330個品種基礎零部件,產品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多項產品銷量全球第一。起重機械、挖掘機械、液壓元件技術全球領先,龍頭企業徐工集團位列工程機械行業全球第六。
物聯網集群在國內起步最早、發展最快,在核心芯片、通信協議、協同處理、智能控制等領域攻克了一大批關鍵技術,在國際物聯網頂層架構標準方面實現多項突破。無錫市獲批全國唯一“國家傳感網創新示范區”。
高端紡織集群產業鏈完整度、網絡化協作水平全國領先。規模總量占全國紡織行業五分之一。擁有恒力、盛虹、海瀾3家千億企業,江陰、吳江、常熟3個千億基地,東方絲綢市場、常熟服裝城、疊石橋家紡城3個千億市場。建有全國首家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
我省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集群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全國領先海工裝備產品覆蓋從近海到深海的各大種類,半潛式鉆井平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研發出全球首艘4000車位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和天然氣動力多功能遠洋運輸船等先進產品。現場展出了中遠船務研發的超深水海洋鉆探儲油平臺模型,這種平臺具有三個世界第一:鉆井深度世界第一,載荷量世界第一,穩定性世界第一。
江蘇制造轉型升級、砥礪奮進,70年來成就輝煌,是強省之基、富民之路,是“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堅實保障。江蘇省工信廳相關人士表示,經濟發展高質量展區集中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在堅守實體經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強化創新驅動,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等方面取得的新成就。在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下,江蘇制造將在高質量發展的金色大道上穩健前行,奮力開拓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