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近年來,蘇州高新區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加快系統性布局,圍繞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更多服務、創造更好環境,進一步優化產業創新生態,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引導區內制造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智造”轉變,以專業服務化引領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加快了區域工業結構轉型升級。
全省首批“工業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培育基地、投資50億元打造蘇州中日創新谷智能制造產業園、東菱振動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產業園正式啟用、總投資200億元的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云資源池建設項目簽約……江蘇省蘇州高新區正聚集先導產業集群成鏈,著力打通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互動關鍵節點,加快區域工業結構轉型升級。
數字化工業化賦能——
生產型制造轉向服務型智造
今年9月,在蘇州高新區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海)投資推介會上,總投資50億元的蘇州中日創新谷智能制造產業園簽約落戶蘇州高新區,將重點引進日本高質量、高附加值的產業化項目。
該產業園的落戶,是蘇州高新區依托區內雄厚制造業產業基礎,加快實現數字化、工業化“雙向賦能”,引導區內制造業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智造”轉變,以專業服務化引領制造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的又一案例。
前不久,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期間,蘇州高新區企業蘇州東菱振動試驗儀器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0噸振動試驗系統,為“天問一號”提供了可靠性試驗配套服務。這家在高新區“土生土長”的企業,從最初靠賣振動試驗臺起步,逐漸發展到后來先后承擔神舟系列、天宮系列、北斗衛星等多項國家重大項目測試試驗服務。近日,東菱振動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產業園正式啟用,將打造成為我國最全面、專業、高端的環境與可靠性試驗服務平臺,進一步加快企業堅持裝備制造與測試服務“雙輪驅動”發展的戰略步伐。
今年初,高新區內企業勝利精密全資子公司蘇州富強科技向德國輸出“智慧車間”,被當作“中國制造”勇攀產業價值鏈高端的典型案例。富強科技將智能自動化生產線賣到了德國,同時還輸出了軟件系統和200多人的工程師隊伍,為德國客戶提供設備安裝、調試等專業化服務。
“可以說,我們走了一條從硬到軟的攀升之路,起到了行業和區域示范作用。”勝利精密公司常務副總裁章海龍說。
著力加強模式、業態創新,鼓勵企業延伸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推進生產模式向定制化、柔性化、服務化轉型升級……近年來,高新區積極融入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推動產業合作由加工制造環節向研發、設計、服務等環節延伸。截至目前,全區累計獲評國家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和示范企業各1個,省、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企業分別為8家和10家,省“兩業”深度融合領軍骨干企業試點6家、產業集群試點1家。
新基建示范引領——
制造業轉型發展加速
“我們將加速移動云‘N+31+X’資源布局,實現云服務遍布全國31個省份,力爭未來三年進入國內云服務商第一陣營,整體收入三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72%?!碧K州高新區企業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該中心員工規模近2000人,其中研發、運營、支撐等生產性領域員工占比超過85%。在不久前召開的生產性服務業推進大會上,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資源池建設項目簽約。該項目總投資200億元,將為全國移動云建設運維提供“蘇州方案”——規劃建設超20萬臺服務器及配套網絡、安全設備及軟件,引入云計算方面運營和運維優秀人才,發揮云網一體、安全可控等優勢,為客戶搭建一站式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作為蘇州唯一的5G建設服務提供商,公司將推出5G云產品及專業智慧解決方案,使‘5G+工業AR’‘5G+物流追蹤’‘5G+生產自動化控制’等場景變成現實,為制造業賦能?!焙懵⊥ㄐ偶夹g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國意告訴記者。
目前,恒隆通信公司已連續3年實現營收、稅收、研發投入等指標50%以上復合增長率,成為5G及大數據建設領域高速成長的創新型企業,其5G通信技術應用等業務已覆蓋國內近20個省份。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恒隆通信公司僅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的5G基站建設及信號覆蓋并開通雷神山基站。
恒隆通信、中國移動云能力中心等一批生產性服務業領軍企業和載體平臺,正成為高新區制造業轉型發展的最強引擎?!笆濉币詠?,高新區生產性服務業快速發展,2019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75.85億元,占GDP的比重達30.8%。2019年,高新區九大重點生產性服務業規上企業營收同比實現12.3%的快速增長。
創新載體成新引擎——
營造“新蘇州制造”創新生態
“北斗+5G&AIOT”應用測試服務產業社區、城市綜合體、百度VR(蘇州)賦能中心、血管介入器械研發制造中心……今年9月份以來,蘇州高新區一口氣簽下22個總投資382億元的重大項目,涉及醫療器械、5G通信、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等生產制造領域及高端服務業領域,投資力度大、科技含量高、影響帶動力強。
當前,蘇州高新區正加快系統性布局,圍繞全區先進制造業發展,提供更多的服務、創造更好的環境,進一步優化“新蘇州制造”發展的產業創新生態。
以“北斗+5G&AIOT”應用測試服務產業社區項目為例,該項目將用于“北斗+5G&AIOT”研發、測試與產業創新融合,最終形成一個新型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的產業社區,打造蘇州“北斗+產業”高地,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產業發展。
不久前,長三角“北斗+5G”智能網聯創新研究院揭牌成立,將依托于上海交通大學和北斗西虹橋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的科研實力,將數據通信傳輸技術、電子傳感技術、控制技術、導航技術等有效集成,豐富5G應用場景,助推智能網聯產業加速發展。
類似這樣的院所平臺,正在蘇州高新區快速集聚。截至目前,蘇州高新區先后引進了中科院蘇州醫工所、清華蘇州環境創新研究院等近100家大院大所,累計集聚各類人才26萬人,其中高層次人才3.6萬人,以打造高端、高質、高效的產業技術創新源頭。
值得一提的是,蘇州高新區正在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為核心,全力規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太湖科學城”,打造長三角國家創新中心,建設世界級生態湖區、創新湖區的重要載體,以切實當好長三角科技和產業創新開路先鋒,共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加快邁入更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立足全區重點打造的集成電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醫療器械和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等戰略性先導產業,蘇州高新區還先后簽約發起總規模100億元的生物醫藥專項母基金和100億元的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專項基金,并相繼建成中國蘇州創業園、江蘇醫療器械科技產業園、蘇州生命健康小鎮、醫療器械加速器等,高標準建設集成電路產業創新中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園、蘇州中日創新谷等產業發展載體。
“下一步,我們將立足高新區當前產業基礎,以創新發展、集聚發展、錯位發展、融合發展為導向,整合優化資源配置,做強做優產業鏈條、公共服務平臺、金融創新產品、集聚示范區等,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不斷提升全區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能級和輻射效應,打造蘇州城西產業發展新高地?!碧K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虎丘區委書記方文浜表示。
“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是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發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平穩恢復態勢,經濟社會發展與疫情防控統籌推進。安全生產是構建經濟雙循環發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隨著以工業互聯網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工業生產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升。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相結合是“十四五”時期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消除安全隱患的治本之策,是工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融合發展,“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是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安全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2018年6月,應急管理部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加快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聚焦重點行業領域安全需求,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安全技術與裝備科研為重點方向”。2019年4月,應急管理部與工業和信息化部就工業互聯網提升生產本質安全水平開展座談并進行了充分溝通和交流。2020年10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應急管理部聯合發布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底,工業互聯網與安全生產協同推進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工業企業本質安全水平明顯增強。
一、工業互聯網是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
工業互聯網是實現制造業發展規模、質量、效益、安全相統一的重要保障。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新型基礎設施,支撐安全生產全過程、全要素、全產業鏈的連接和融合,可以實現企業、園區、行業各維度安全生產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
第一,工業互聯網助力企業發展與安全生產齊頭并進。工業互聯網確保疫情期間安全生產平穩有序。工業互聯網平臺利用在線作業、信息匯聚、遠程服務和異地協同,實現生產作業最大程度的恢復,降低了疫情對工業經濟的負面影響,更好地幫助企業實現提質、降本、增效。另外,工業互聯網利用數字孿生技術與安全生產管理的融合,實現在特殊時期對關鍵生產設備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的數字化管理,實現危險作業現場少人甚至無人作業。
第二,工業互聯網助力實現園區企業協同聯動和智能管理。一方面,利用工業互聯網提升園區內全要素連接能力、自動化調配能力和敏捷化響應速度,實現不同企業之間協同聯動。另一方面,以園區內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數據中心與應急指揮調度中心為基礎,建立安全生產防控體系,全面開展安全生產風險仿真、應急演練和隱患排查,建立安監、環保、應急一體化智能管理系統。
第三,工業互聯網助力行業提升安全產品供給能力與本質安全水平。通過對化工、鋼鐵、有色、石油石化等重點行業安全管理經驗知識的軟件化沉淀和智能化應用、全要素網絡化連接和智能化管控等多種手段提高本行業領域本質安全水平,控制和降低行業領域重大風險,實現全行業安全(應急)產品供給能力提升。
二、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四個關鍵點
一是以重點行業試點示范為有效帶動,拓寬“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業應用。遴選一批具有標桿效應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試點應用;推動試點示范項目向行業內復制,鼓勵試點示范企業向更多行業、更多企業推廣經驗和方案;建立跟蹤評估機制,評估示范項目進展和成效,激勵項目應用的探索和完善。通過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示范項目的復制、應用、推廣和評估,推動“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領域的技術創新、應用創新、融合創新和管理方式創新。
二是以龍頭企業創新應用為有力牽引,培育工業互聯網在安全生產領域的產業生態。一方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鼓勵重點龍頭企業利用5G、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進行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行業經驗。發揮龍頭骨干企業的產業集聚效應,利用工業互聯網延伸產業鏈條,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安全生產協作,加快形成安全生產產業生態。另一方面,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以工業互聯網和安全生產高水平融合應用為主線,孵化、培育、壯大一批“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龍頭供應商,形成科技創新的策源地,形成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綜合試驗場、成果轉化平臺、創新發展高地。
三是數字基礎設施體系構建為核心關鍵,強化安全生產數據資源建設。以“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為指引,依托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一方面,構建安全生產基礎設施體系,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業分中心和數據支撐平臺,對接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監管平臺,加速安全生產數據匯聚、發揮數據價值、加強數據技術攻關,構建產業鏈實時監測體系,實現強鏈、固鏈、優鏈。另一方面,加快安全生產數據資源建設,制定數據所有權、使用權和流轉權等的標準規范,構建符合國際趨勢的數據共享和數據整合頂層體系架構,運用區塊鏈等技術打造可靠的數據交換共享平臺,構建包括企業、行業和國家的三層數據治理體系。
四是以服務生產方式和企業形態變革為根本要求,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核心要素培育。政策落實方面,明確責任分工,建立激勵約束、督促檢查和工作推進機制;資金支持方面,設立專項財政資金,加強重大試點示范項目的支持力度,提升專項資金使用效率;標準體系方面,聚焦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加快制修訂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鼓勵社會組織制定團體標準;人才建設方面,從高層次科技人才入手,構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人才庫,培養復合型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