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2020年11月21日,在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主辦的主題為“新形勢、新變化、新作為”的第十八屆中國工程機械發展高層論壇中,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民發表了《新起點、新未來、新徐工——心無旁騖一根筋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企業》的主旨演講。
王民董事長發表《新起點、新未來、新徐工——心無旁騖一根筋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企業》主旨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在這個春華秋實、萬物收藏的初冬時節,十分歡迎大家來到江蘇,我們共聚龍城常州,共話行業發展大計。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徐工感謝祁俊會長對行業發展作出的重大歷史性貢獻,祝賀蘇子孟當選新任會長,祝賀他們。向工程機械協會領導和行業同仁多年給予徐工的指導、支持與呵護、厚愛表示衷心的感謝。
今天我匯報的題目是新起點、新未來、新徐工,心無旁鶩一根筋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機械企業。
一、新起點
31歲的徐工風華正茂,乘風破浪正當時。徐工有77年的溯源歷史,紅色基因永遠是我們的根和魂,1989年組建集團的徐工,今年也是風華正茂的31年。77載苦難輝煌,31年艱苦奮斗,撫今追昔,徐工追尋什么樣的初心?我們工程機械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技術進步非常快、要求非常高的行業。徐工以一個地方國有企業在31年內,走過一條不平凡的道路,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始終保持在中國第一的水平和位置。
徐工的初心是六個永遠銘記。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徐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奮斗之路上有六個永遠銘記:
第一,要永遠銘記徐工是有強大紅色基因、光榮傳統、根正苗紅的企業。是中國工程機械的創立者和先驅者,是作為集團化改革樣板孕育而生的企業,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落后到現代并初具國際化世界級的企業,是國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講忠誠、講信用的企業,是受到總書記厚愛希望具備登頂世界工程機械珠穆朗瑪峰的最優秀中國企業。
第二,近三年是徐工歷史發展最好的階段。至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12月12日視察徐工近三年來,盡管世界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徐工始終以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為指引,奮力將全集團產業登頂事業推向前進。三年來徐工經營邁向“三高一可”。堅決推進高質量、高效率、高效益、可持續,營業收入連續三年破千億。總書記視察時,我們在全球工程機械排名第7,經過努力目前處在全球第4的位置上。我們將技術領先用不毀與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緊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有競爭力的強大產品群。一個月前徐工第三臺四千噸履帶吊交付中石油機械公司,第二臺目前正在沙特阿拉伯作業,1600噸全地面起重機已經銷售了30臺,700噸大型挖掘機正在央企露天作業,工信部授予徐工5個產品制造業單向冠軍企業。徐工超級移動起重機創新工程獲國家工業領域的最高獎--中國工業大獎。這是徐工獲得的第二塊中國工業大獎獎牌。三年來徐工產業加速轉型發力,傳統的三大主機都有質的重大提升,實現了一批全新板塊強勢崛起,挖掘機、塔機、混凝土機械關鍵零部件都在高質量加快發力。全系列、成套化大型礦機方面是中國唯一、世界僅有幾家能做的企業,改變了全球競爭格局,一批新發力點將接續發力,徐工品牌已成為響當當的世界級品牌。
第三,混改是徐工嶄新歷史的起點。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混改不僅帶來勞工轉讓與增資募集210.56億母資,關鍵是創造了新機制,充分激發了骨干團隊創造、創業、創新激情的一流機制,將為徐工達到珠峰登頂創造一個最大的動力。此次混改徐工的骨干團隊435人,總出資約8.7億元,持股2.7%,整體上市前還將有更多精英員工加入這個骨干持股隊伍,徐工骨干團隊十分優秀,是受到總書記肯定與寄予厚望重托的鋼鐵般團隊。徐工對未來最大底氣在于骨干團隊對徐工光明未來的堅定信心,這些同志將身家性命與徐工未來牢牢綁定在一起,是徐工奔向光明未來的中流砥柱和發動機。我這一生就干一件事,就是做工程機械,我的目標是實現徐工珠峰登頂,這次混改我個人借貸投了巨資,也是拼盡畢生之力,我和我的骨干團隊將個人價值、企業價值、投資者價值、國家利益緊密捆綁在一起,相信通過我們艱苦的努力,一定會在不遠的將來實現徐工珠峰登頂的目標。
二、新未來
以新發展格局為支撐。工程機械永遠是朝陽產業。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強調,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期,明確提出國家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推進“兩新一重”建設,都是工程機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支撐。世界正經歷新一輪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工程機械行業也進入了大變局時代,我始終認為工程機械這個傳統制造業不是夕陽產業,而是朝陽產業,因為這個世界太需要工程機械了。在全體工程機械人共同努力下,中國工程機械已成為世界工程機械版圖上十分重要的產業力量,這是開放競爭環境鍛造出中國工程機械強大創造力,我相信隨著中國工程機械的不斷開拓創新、進軍國際、耕耘中高端市場,一定能讓工程機械這個有上百年全球產業發展史的生產工具型產品真正煥發活力、魅力。
第一,要牢牢抓住國內市場,這是根據地,是大市場。今年的國內市場非常火爆,競爭也更激烈,看誰能高人一步、誰能把更多市場拿到手里。在為國慶70周年獻禮的大興國際機場項目建設期,徐工有200臺起重機、300臺道路成套設備、400臺高空作業平臺等系列設備投入機場建設。另一獻禮工程珠港澳大橋建設中,有500多臺徐工設備投入建設。下一步川藏鐵路、西部陸海新通道、國家水網、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站等等重大工程實施及一批強基礎、增功能、利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都將支撐我們工程機械市場的好前景與大進步,將使中國始終為世界第一大工程機械市場地位更加穩固,也將為徐工的成功登頂提供堅實的基石支撐。
第二,通過國內市場積累和提升,要大步走到國外。盡管有了中國大市場,但更高水平的國際化我們是一定要追求的,做工程機械產業我們要站得高一點、看得遠一點、想得深一點,要看到國家大勢,還要看到國際大勢,從大局、全局、未來著眼著力,加快布局世界市場大舞臺。面對海外快速變化、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我們要多交洋朋友、建同盟軍、創五洲路,要發揚敢為天下先的企業家精神,加快在海外市場創造出開疆拓土的奇跡來。
第三,擺脫多年尾隨、加快并行超越,奮力進取國際高端市場。今年7月21日我有幸在現場聆聽了總書記在企業家座談會上對全國企業家的重要講話要求,總書記強調中國企業家要拓展國際視野,有多大的視野就有多大的胸懷,要帶動企業在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實現更好發展。工程機械是全世界性的產業,在國內大循環與雙循環的新格局下,中國工程機械怎么走向高端化,有兩點很重要。一個是我們要擺脫過去簡單的學習和尾隨,通過創新影響世界高端工程機械市場的客戶,在國際高端市場上,我們還是有差距的,傳統跨國公司老品牌有些共有市場,我們還沒有被更多的國際高端市場與客戶全面認知,因為國際化的企業、世界級企業必須堅定不移大踏步的進入國際高端市場,同時我們要一手抓國際高端市場突破,一手抓自主供應創新攻關,這兩方面并行不悖、相輔相成。第二個就是要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總書記視察徐工時說過,關鍵技術人家是不會給你的,你跟人家要,有句話叫與虎謀皮,這方面要有耐心,要靠定力發展,要靠創新驅動。總書記反復強調我們要打好產業基礎國際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都是要求我們在自主可控的核心技術攻關、在樹雄心、立壯志突破核心零部件上必須要有強投入,我們十分清楚高模仿不可能有真正的技術,而且會出事,一些惡性的做法也應該停止。像我們這個競爭很激烈的世界性行當不進則退、進無可退,必須持續不斷的加大自主創新強投入。
三、新徐工
突出主業、做強主業,堅定加快珠峰登頂。面向“十四五”和更遠的未來,要高質量實現主峰登頂三步走戰略。第一步,“一年前五”,這第一步目標已經實現,進入了世界工程機械前五強。第二步,“五年前三”,2020年主要指標要有質有量地進入世界工程機械前三強。第三步,“十四五登頂”,到2035年主要指標力爭做到世界產業珠峰登頂,真正打造成基業常青、世界一流的百年徐工,關鍵是實現四個堅決轉型和兩個必須突出。
第一,堅決以工程機械主機和關鍵零部件為轉型強大主業,混改后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第一要務是突出主業、做強主業,是永遠心無旁鶩一根筋的做強、做實、做優、做大工程機械,我始終感覺到我們在機制上有差距,我們在追求高效率、高效益和未來的可持續上還需要有機制的轉換,我們要全面做好混改后提出的全方位、高質量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組織準備,也要加快頂層設計并建構起世界一流機制與企業構架,扎下珠峰登頂的強大根基。
第二,堅決以全面的國際化主戰略布局為轉型抓手,未來的徐工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國際化能否成功甚至是以后的徐工,都要把國際化戰略作為主要戰略,要科學研判全球疫情影響和國際市場變化,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搶抓國際世界大舞臺的扎根機會,力推海外重點區域本土化戰略的落地,其他的包括技術創新、人才戰略、市場戰略、管理戰略等,都要圍繞著國際化主戰略去做支撐。我們要深耕非洲、東南亞、西亞、中亞、俄羅斯等主戰場,做實已經扎根的海外企業,尤其發揮好德國、巴西基地作用,利用兩基地向海外高端市場滲透,擇機推進跨國戰略重組與合資合作,要努力實現關鍵零部件全球化合資合作的重大突破,打造全球產業鏈同盟軍,力爭五年實現海外收入占比50%的戰略目標。一個企業不可能包打天下,現在我們和全球供應商也都是同盟軍式的合作,供應鏈很重要,因為都是一個目標、一個理念,面臨真正的國際大賽關鍵要看徐工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表現,看徐工在中高端市場的表現,看徐工在全球品牌競爭力中的影響。
第三,堅決以極強的創新能力為轉型強大基礎。徐工追求夢想和目標的底氣在于技術創新驅動,我們有幾十年厚積薄發的創新積累,目前徐工的創新局面已經開始大放光芒,我們以建設世界級技術體系為牽引抓手,聚力打造以“一院”為中心,全球打造世界一流的工程機械研究院,并面向全球招引頂尖研發人才和團隊,形成一流的研發創業生態,聚力攻克珠峰登頂最后10%的關鍵技術,一手做好多元化采購,一手自主開發關鍵零部件,防止卡脖子。實施一批關鍵技術攻關項目,在主導引領國際標準制定、提升全球產業話語權上實現重大突破,這幾年徐工在核心技術上的投入不斷加大,在核心技術的主攻方向上更加明確,在三高一大的產品上應該說很受用戶的歡迎。
第四,堅決以第四次工業革命開創的工業發展新路為主線強大推動力。混改后徐工面臨很多挑戰,其中也有很多機遇,如何讓徐工乘風破浪、乘勢而上,這需要我們有新的思維、新的思路、新的風格,我們要創造出三高一可,高質量發展的新模式、新路子,實現利潤率的可持續增長,不僅規模領先,效率上也要全面領先,并在資本市場上大展身手,同時加快打造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和體系,加快完善混改后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以業績為導向的考核和薪酬分配機制,充分賦予新徐工以全新的市場活力、機制活力、競爭活力、青春活力,全面落地技術領先用不毀做成工藝品的徐工行動精標準,推動我們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盈利能力、關鍵水平全面達到世界一流。徐工在數字化轉型上也在強投入,重點是深耕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兩大領域,如徐工圍繞三大構件、核心零部件的生產線全面開工,徐工信息技術公司經過數年的創業,成長為工業互聯網領域的領軍企業,完成了A輪融資,要在全國多地布局,正在加快上市,要努力把徐工工業互聯網做到全國數一數二。對于徐工而言,如果通過產品研發的數字化,生產制造的數字化,真正打造出高端高可靠的數字化產品,向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化服務,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融入到這些重點領域,夯實智能制造基礎,進一步邁向智能制造發展的更高階段,真正以數字化轉型加快將徐工打造成智慧型企業。
第五,必須突出全面打造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機制環境生態。未來發展人才是第一位的,要實現徐工登頂必須要有一支宏大的世界一流的人才隊伍,徐工已經在江蘇搭建起了人才的平臺、做好了人才的高地,這個高地就是聚焦徐工的產業文化和登頂目標,為此集聚了一大批優秀的年輕科技人員、管理人員及技能型人才,依靠企業的遠大目標和好的平臺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混改后我們對所有骨干面向全球的選育用人,我們對所有骨干的強激勵與約束機制,都會讓骨干精英在最年富力強、最具青春活力之時猛烈地燃燒自己,戰斗不息、沖鋒不止,都會背水一戰地讓徐工全線板塊高質量地全面發力。
第六,必須突出發揚光大徐工的紅色基因的光榮傳統大企業文化。在工程機械領域徐工是很獨特的一個企業,因為有紅色基因光榮傳統,這是鋼鐵般隊伍在全球樹立的大企業文化和良好形象,混改后的徐工要繼續發揮黨委領導核心作用,更加注重大企業文化與員工精氣神的鍛造,有三個永遠堅守。一是未來無論怎樣,徐工都不會改變自己的紅色基因,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要永遠堅守,77年無論是老一代職工還是年輕職工,徐工始終把對黨忠誠、為國爭光作為自己的追究,我們始終把紅色基因、光榮傳統轉化為企業的政治優勢,一個企業總是需要精神的,正是這種精神支撐徐工走到今天。二是未來無論怎樣改,徐工永遠做一個有溫度的企業,在內部對職工有溫度,在外部對客戶、對市場、對合作伙伴有溫度,永遠對祖國有溫度,對世界有溫度。國有企業的根與魂要永遠堅守,77年徐工始終堅持壯大高素質職工隊伍,徐工鋼鐵般的職工隊伍是中國工人階級中最優秀的一分子,是戰無不勝、永攀高峰、最優秀最卓越的一支隊伍,始終堅持做實徐工精神激勵,讓職工的奮斗成長與企業的前途命運緊緊捆在一起,這是徐工所打造的最核心的競爭優勢之一。三是未來無論怎樣改,徐工永遠要堅持實施改革、勇于創新、心無旁鶩一根筋的精神,徐工的大企業文化要永遠堅守,77年以人為本,關愛職工,上下合力齊心協力創新奮斗,并在行業和社會獨樹一幟。徐工文化軟實力與企業硬實力支撐徐工走到今天,必將有力地推動徐工走向嶄新的光明未來。
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背負雄心壯志的徐工,將永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堅守主業、發展主業,永遠對黨忠誠、為國爭光,真正以心無旁鶩一根筋的堅守改革創新,以新機制、新活力、新創造,奮力實現新作為、新業績、新奇跡,全面打造出真正強大的珠峰登頂的世界一流工程機械企業,為實現國家制造強國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作出不負于時代的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