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近日,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青島開幕。會上,山東三迪重工有限公司的3D打印大功率橡膠履帶智能拖拉機正式亮相。這標志著三迪重工已經進入智能農業機械設備領域,并朝著農業機械數字化和產業化方向邁出了戰略性的關鍵步驟。
山東三迪重工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注冊于青島即墨市,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受全國有影響力的3D打印服務平臺“山東三迪時空集團有限公司”的支持。三迪重工專注于大功率橡膠履帶拖拉機的研發和制造。它擁有多項技術專利,并致力于打造3D打印中國首個大功率橡膠履帶式高端智能數字拖拉機品牌。
3D“打印”大型拖拉機,重量更輕,質量更好
在農機展的高端智能農機展區,三迪重工自主研發生產的兩臺大功率橡膠履帶智能拖拉機吸引了很多人的圍觀。
三迪重工董事長李培學介紹,這兩款大功率橡膠履帶智能拖拉機均具有多項國內首創的專利技術,如無級變速,動力換擋,北斗導航,無人駕駛和電子系統控制深耕系數...但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3D打印技術。
使用3D技術打印大型拖拉機似乎令人難以置信,但是三迪重工的兩臺拖拉機是3D打印技術集成的產物。
根據李培學的說法,這兩個大型拖拉機上的北斗導航系統和液壓CVT智能無級變速箱等核心部件都是通過3D打印技術實現的。 “ 3D打印技術的使用實現了核心部件的輕量化和集成制造。牽引車上的零件數量減少了24%,重量減少了23%,并且組裝操作量也大大減少了減少,這極大地減少了生產供應鏈。減少了設備組裝的成本,這也可以帶來更大的有效載荷和更低的燃料消耗,提高效率并降低運營成本。”李培學說。
此外,這兩個牽引車上的儀表板,門板和方向盤的制造也移交給了3D打印技術。李培學總結說,3D打印技術不僅可以實現核心零件的“輕量化”和效率的提高,而且在小批量,個性化和復雜零件的制造方面,與傳統的制造方法相比具有很大的優勢,已逐漸成為一種生產方式。大型農業機械。制造過程中的重要手段。
智能無級變速技術填補了國內市場的空白
除了引人注目的3D打印技術外,兩臺智能拖拉機還采用了由三迪重工獨立開發的液壓CVT智能無級變速器技術,從而改變了傳統拖拉機要求機械換擋的方式。通過液壓的作用,駕駛員可以任意改變汽車的速度,而不再受齒輪的限制。
“液壓CVT智能無級變速器技術可以實現拖拉機的無級變速,轉向靈活,操作方便,并可以有效提高行駛速度。”李培學說:“這項技術還沒有應用于大型家用農業機械。從這個角度來看,三迪重工可以說填補了國內空白。”
此外,這兩個智能拖拉機中使用的橡膠履帶行走系統融合了輪式底盤和金屬履帶底盤的優點。它可以全天候在道路,田野,濕地和稻田上的不同條件下工作,這也是三迪重工開發的“王牌”技術。
這樣,將在很大程度上解決傳統輪式拖拉機作業中耕作深度不足,易打滑和下陷的問題,也將大大擴大機械化作業的范圍。李培學認為,橡膠履帶的使用可以有效克服金屬履帶行走系統固有的缺點,如質量過大,對地面的嚴重破壞,減少對田間土地的損害以及實現稻田的保護性耕作。 。
“智”造農業機械使農業生產“加速”
告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業,智能農業機械已成為新的寵兒。近年來,山東積極推動信息化,智能技術和農業裝備的深度融合。通過越來越智能的農業設備,該省的農業生產一直得到“加速”發展,并已向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機械深化。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隨著山東省農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加快,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此,李培學建議,應努力建立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體系,積極探索建立“企業+科研所+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學研應用模式。圍繞關鍵環節和薄弱環節增加項目,資金和技術投資;進一步實施農機具生產加工和種植基地建設,培養熱愛農業,懂管理,懂操作的高層次人才。開展多渠道,多方法,多種形式的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鼓勵農民積極運用現代農業機械設備,實現對農業生產的精確,智能,科學的遠程控制與管理,將為農業生產的精細化提供一個典范,打造山東省精準智慧農業的示范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