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近日,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國家標準推進工作會在北京召開。會議正式發布了由制造院參編的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兩項國家標準。會議重點交流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標準在江蘇、上海、寧夏等省市地區和重點企業的試點推廣經驗,以及為企業帶來的應用成效。中航飛機作為首批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的代表,與大家分享了寶貴的經驗。
會上,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標準技術管理司劉大山宣讀了2020年第21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方法》兩項國家標準于2020年10月11日正式批準發布,2021年5月1日實施。
此次推進會中發布的兩項國家標準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導下,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聯合相關企事業單位共同研制。標準聚焦“企業如何提升智能制造能力”的問題,提出了智能制造發展的5個等級、20個能力要素以及1套評估方法,引導制造企業基于現狀合理制定目標,有規劃、分步驟的實施智能制造工程,推動產業生態良性循環、健康發展。截至目前,標準已在20多個行業的重點企業中開展驗證應用,全國9400余家企業基于智能制造評估評價公共服務平臺開展成熟度自診斷,上百家企業進行了標準符合性現場評估,江蘇、山東、寧夏、北京、浙江等地率先推廣。
兩項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標準的發布,為客觀評價全國各地區、各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水平,為企業精準提升智能制造能力,起到重要的參考價值。接下來,制造院將積極推進這兩項標準在航空行業的應用和推廣,在航空及國防企業培養智能制造專業人才,組織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培育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推動航空企業的智能化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