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機械制造業是工業的主體。今天它已經發展成為一個規模龐大包羅萬象的行業。機械制造是各種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制造過程的總稱。與機械制造業相關的產品,涵蓋了家用電器、汽車零部件、建筑機械和工廠設備諸多領域。機械制造技術是研究這些機械產品的加工原理、工藝過程和方法以及相應設備的一門工程技術。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和支柱,是向其它各部門提供工具、儀器和各種機械設備的技術裝備部。
制造業在眾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美國68%的財富來源于制造業,日本國民經濟的49%是由制造業提供的。中國的制造業在工業總產值占有40%以上的比例。可見機械制造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和科學技術水平重要標志之一。
我國機械工業的主要任務是為國民經濟各個部門的發展提供所需的各類先進、長效、節能的新型機電裝備;并努力提高質量,保證交貨期,積極降低成本,將我國機械加工工業提高到新的水平。
機械制造業的組成系統
1.機械加工工藝系統
機械加工工藝系統是制造企業中處于底層的一個個加工單元,往往由機床、刀具、夾具和工件四要素組成。機械加工工藝系統是各個生產車間生產過程中的一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其整體目標是要求在不同的生產條件下,通過自身的定位裝夾機構、運動機構、控制裝置以及能量供給等機構,按不同的工藝要求直接將毛坯或原材料加工成形,并保證質量、滿足產量和低成本地完成機械加工任現代加工工藝系統-般是由計算機控制的先進自動化加工系統,計算機已成為現代加工工藝系統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2.機械制造系統
機械制造系統是將毛坯、刀具、夾具、量具和其它輔助物料作為原材料輸入,經過存儲、運輸、加工、檢驗等環節,最最終輸出機械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的系統。機械制造系統既可以是一臺單獨的加工設備,如各種機床、焊接機、數控線切割機,也可以是包括多臺加工設備、工具和輔助系統(如搬運設備、工業機器人、自動檢測機等)組成的工段或制造單元。一個傳統的制造系統通常可以概括地分成三個組成部分:
(1)機床
(2)工具
(3)制造過程
機械加工工藝系統是機械制造系統的一部分。
3.生產系統
如果以整個機械制造企業為分析研究對象,要實現企業最有效地生產和經營,不僅要考慮原材料、毛坯制造、機械加工、試車、油漆、裝配、包裝、運輸和保管等各種要素,而且還必須考慮技術情報、經營管理、勞動力調配、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環境保護、市場動態、經濟政策、社會問題等要素,這就構成了一個企業的生產系統。生產系統是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的集合,可分為三個階段,即決策控制階段、研究開發階段以及產品制造階段。
機械制造業的現狀
近幾年來,數控機床和自動換刀各種加工中心機床的普及使機床向著高速、高精度方向發展。在機床數控化過程中,機械部件的成本在機床系統中所占的比重不斷下降,模塊化、通用化和標準化的數控軟件,使用戶可以很方便地達到加工目的。同時,機床結構也發生了根本變化。隨著加工設備的不斷完善,機械加工工藝也在不斷地變革,從而使機械制造精度不斷提高。
近年來新材料不斷出現,材料的品種猛增,其強度、硬度、耐熱性等不斷提高。新材料的迅猛發展對機械加工提出新的挑戰。一方面迫使普通機械加工方法要改變刀具材料、改進所用設備;另一方面對于高強度材料、特硬、特脆和其它特殊性能材料的加工,要求應用更多的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的現代知識來開發新的制造技術。由此出現了很多特種加工方法,如電火花加工、電解加工、超聲波加工、電子束加工、離子束加工以及激光加工等。這些加工方法,突破了傳統的金屬切削方法,使機械制造工業出現了新的面貌。
機械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在未來的幾年以下四個方向將成為機械制造業的發展趨勢。
(1)技術融合
在機械制造業的許多領域,電子控制和軟件技術至少和純粹的機械工程同樣重要。德國格倫第巴赫機械制造公司,是世界大型的為大型集成玻璃制造廠生產玻璃處理系統的公司。該公司的軟件控制、電子機械裝置占據了其產值約1/3。
(2)服務性思維
在從電梯到發電設備、工廠設備等的各個領域,生產廠家的利潤增多,主要不是因為它按固定的規格生產目錄中的產品,而是因為制造廠家能按用戶的要求制造產品,以滿足特殊的需求。此外,也通過出售諸如維修或其他“售后”服務之類的額外服務而增加產值。
(3)全球產品開發
例如,美國大型家用電器制造商惠而浦公司對由2000名工程師組成的全球產品開發小組進行了改組,以集思廣義開發新產品,縮短了某些新產品的開發時間。
(4)更新生產策略在包括印刷機等在內的
若干產業中,機械制造商在借用汽車產業中的構想,把投入不同市場的不同產品,建立在同一個基本工程結構之上,然后在制造過程的后期修改設計,這樣可使產品適應特定顧客群體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