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我國農機工業正在進入高質量的發展階段。目前,我國農機重點突破瓶頸有三個方面:一是提升農機可靠性,二是提升農機作業效率,三是提升綠色節能水平,這些都要依賴農機的智能化才能實現,也只有不斷提高農機智能化才能事半功倍。因此,“十四五”農機工業產業升級的重點是智能化技術的研發和廣泛應用。
農機智能化推進時不我待,除了市場迫切需求、政策大力支持外,還恰逢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國家實施發動機國Ⅳ排放升級對農機智能化技術進步具有積極的、現實的意義。大數據管理平臺,使農機排放監管從樣機管理升華到行業監控,精準定位、位置上傳才能實現標準配置。國Ⅳ升級后大部分使用柴油機的農機產品都必須強制性地安裝和使用導航系統,位置上傳和定位服務為農機產品智能化提供了支撐,這是最有力的政策引導和政府支持。國Ⅳ排放發動機ECU通過程序實現數字化的精確控制,讓農機手和拖拉機、拖拉機和農具 “對話”、信息反饋協調發力。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呼吁要借力國Ⅳ排放升級,加快推進我國農機智能化技術進步和產業化。
國產高端拖拉機產業化步伐加快。中國一拖、雷沃重工、常州東風等領軍企業經過數年的研發攻關,動力換擋拖拉機、無機變速拖拉機將陸續進入市場。雷沃橋箱公司用于收獲機的HMT無級變速箱、浙江海天公司拖拉機全動力換擋變速箱、北京博創公司電控轉向器等智能化產品的研究開發都取得了突破。國產新能源動力拖拉機的研發也在抓緊推進。電動拖拉機不僅可以電機驅動和控制,還能為后懸掛或牽引的播種機等機具供應電力,讓電驅精密排種等先進技術得以實現。
農機智能化產業升級“十四五”期間重點要突破的工作有三個方面:第一,核心技術和基礎部件的突破。目前國產農機專用傳感器、控制器、數字底盤、總線技術等還非常薄弱。農村農田地面基站不足,農機精密播種導航需要的通訊網絡還不能全覆蓋,尤其是田間地頭存在信號盲區。第二,標準制定和貫標。智能化產品所需的數據交互接口、通訊協議與數據格式、無人作業質量評價體系等等都還缺少,一些標準的起草還缺乏檢測能力和實驗數據。協會要組織和協調農機企業,加快團體標準的起草、審定、發布等工作。第三、行業大數據平臺的建設。智能化需要數據的有效傳遞和積累應用,國Ⅳ排放監管、農機化作業管理、農機導航作業、企業農機后市場智能服務等等都需要安全的、權威的大數據平臺。中國農機企業多,產業集中度有限,企業自身平臺建設資源有局限性、應用有排他性。中國農機工業協會已經與政府管理部門、農機制造企業、中國科學院等單位合作推動和促進數據大平臺的建設工作,期望提供面向行業的智能數據服務平臺,以解決農機智能化發展的重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