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由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中科院、自然科學基金委聯合制定的《加強“從0到1”基礎研究工作方案》(簡稱《方案》)昨天正式發布。《方案》從優化原始創新環境、強化國家科技計劃原創導向、加強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創新科學研究方法手段等多個方面,鼓勵和支持科學家啃硬骨頭,挑戰最前沿科學問題,促進一批“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涌現。
當前國際競爭向基礎研究競爭前移,一些基本科學問題實現“從0到1”的原創性突破,可望催生新的重大科學思想和科學理論,產生顛覆性技術。此次的《方案》提出建立有利于原始創新的評價制度:一是推行代表作評價制度,對人和創新團隊的評價,注重評價代表作的科學水平和學術貢獻,讓論文回歸學術,避免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傾向;二是建立國家重點實驗室新的評價制度;三是建立促進原創的基礎研究項目評價制度。
同時,《方案》提出,鼓勵高等學校與科研機構結合國際一流科研機構、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遵循科研活動規律,自主布局基礎研究,擴大高等學校與科研機構學科布局和科研選題自主權。鼓勵科學家圍繞重要方向開展長期研究,不追熱點,挑戰最前沿科學問題,把冷板凳坐熱。
在科研立項上,改革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形成機制,充分重視科學研究過程的靈感瞬間性,對原創性課題開辟單獨渠道。采取專家或項目主任署名推薦、不設時間窗口接收申請,建立隨時申報的機制。對于在重大原創性突破研究過程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實行滾動立項。在經費支持上,強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原創導向,著重關注研究的原始創新性。
在人才培養上,要抓住中青年時期這一實現原創性突破的峰值年齡,依托國家科技計劃培養青年人才。在重點研發計劃中加大對35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的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加強對“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資助計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