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作為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國家,我國的食品文化也豐富多彩。隨著工業化的逐步加深,國內食品工業擺脫手工生產,進入自動化生產時代。如今,在科研人員的努力下,國內食品加工設備開始與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術進行融合,食品加工開始進入智能化時代。
過去大多數食品在加工的過程中,要靠人工進行監測?,F在,消費者對食品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食品工業也開始利用自動化、智能化設備進行生產活動,促使行業從粗放型走向精細型。與此同時,設備制造產業也逐漸邁入智能化“大門”,為食品加工業提供技術保障。
日前,國內某食品技術研究團隊圍繞中華特色食品加工多維感知技術及應用的研究課題有了極大的進展。為了及時獲取食品加工過程的風味變化、成分分布等非線性、時變性信息,該團隊致力于多維感知仿生評價新方法、多維分布成像化檢測方法的研究,并成功實現了技術成果落地。
據該項目相關人員介紹,設備裝置的重點之一是光電雙模態仿生傳感器,該傳感器能夠模仿人類視覺、味覺、嗅覺三個物理維度的互相感應,從而使食品風味口感的監控轉變成智能傳感模式。多維分布成像檢測技術既能傳遞單點的成像信息,又有多維分布描述能力,極大地提高了設備的檢測能力。
該團隊利用該技術自主研發的智能加工設備既能實現食品加工過程品質的在線監測,也能實現生產過程的柔性化控制。該設備在某食醋生產企業中應用時,讓企業減少了20%的人工成本,降低15%的能源損耗,實現生產的降本增效。
現在,智能化技術的研發日新月異,食品機械制造業中的智能化設備也層出不窮。據了解,山東某啤酒企業于今年建成一條智能化灌裝生產線,據悉,該灌裝線上配備了雙端洗瓶機、ep電子閥灌裝機、集中加熱節能式殺菌機、高位卸瓶垛機、模塊化貼標機、紙箱包裝機、排序碼垛機等一系列智能型設備,實現了灌裝過程的全自動化。
隨著食品加工設備的不斷改善,智能化在設備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伴隨著人工成本日漸增加,用機器代替人工已成為食品工業發展大方向。對于食品加工設備制造商來說,不僅要對單機設備的進行技術升級,還要從整條生產線系統化、協調性出發,進行設備的智能化升級,讓設備的生產過程更加快捷高效,從而凸顯出制造企業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