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近日,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輕型通用航空飛行器技術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設計、重慶通航集團制造的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4座固定翼全復合材料飛機NH40/CG231,在重慶兩江新區龍興通用機場成功首飛。此款飛機是國內首款按照23部設計、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全復材四座輕型飛機。
通航產業前景廣闊,通航飛行器需求潛力巨大。南航作為具有航空航天民航特色鮮明的“雙一流”建設大學,為通航產業的發展作出過重要貢獻,相繼開發了AD100、AD200、FT300、AC500等系列輕型飛機。
為契合國家通航產業發展的政策和社會需求,2014年,南航在江蘇高校協同創新計劃支持下,自主立項,提出了4座全復合材料輕型飛機NH40的研制計劃。2014年中心完成1:5縮比樣機試飛;2015年完成水上型縮比樣機試飛;2015年3月組建專門研發團隊,開始方案設計;2016年,南航與重慶通航集團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飛機型號命名為NH40/CG231,并立即聯合開展輕型飛機研發和產業化工作,由南航牽頭負責設計,由重慶通航牽頭負責制造、適航取證和產業化工作。南航組建了以姚衛星教授為總設計師的設計團隊開展詳細方案設計,會同重慶通航多名設計人員開展詳細設計,歷經三年多時間完成了型號論證和型號設計、制造工藝審查、飛機試制、試驗調試等工作,并現場保障了飛機的首飛任務。
NH40/CG231是一款單發四座固定翼飛機,秉承綠色環保、低成本、一機多型的設計理念,采用懸臂式上單翼、前拉式螺旋槳、正常式尾翼布局,排放低,油耗小,具有優良的低速特性和起降性能,可用于飛行學員初級飛行培訓,也可用于航空攝影、航空測繪、電力巡線等任務,并可滿足私人飛行愛好者的飛行需求。飛機翼展11.18米,起飛重量達1184千克,最大續航里程可達1600公里,最大平飛速度可達280公里/小時,升限6000多米,起飛滑跑距離不到300米,著陸滑跑距離僅需150米。
設計團隊采用了最先進的飛機設計理論和技術,以保證飛機的國際先進性和市場競爭力。研制過程中設計團隊解決了兩大關鍵問題:(1) 建立了需求驅動、多目標綜合尋優模型,通過多學科綜合設計優化(MDO)方法,攻克了低阻力、高操控性總體布局設計難題,仿真、試驗和首飛結果表明,NH40/CG231的總體設計性能達到了同類型飛機世界先進水平;(2) 提出了復合材料結構綜合設計理論與方法,解決了復合材料結構的強度、剛度、穩定性、沖擊損傷容限、疲勞老化等性能的協調問題,實現了全復合材料機體結構,相比金屬結構重量系數下降1.5%,且疲勞性能還有較大提高。
NH40/CG231飛機的研制將為國產輕型通用飛機的研制奠定基礎,探索出一條高校設計、聯合取證、企業制造和產業化的輕型飛機研發道路,帶動國產輕型通用飛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