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2019即將過去,身處機床業的你,是累覺不愛,還是承壓前行?今年的KPI完成的怎么樣?海關總署12/8發布數據顯示,我國11月金屬加工機床進口4381臺,同比下降19.6%;1-11月累計進口51181臺,同比下降37.3%;再看看機床出口大國日本的情況:今年10月日本機床訂單額同比減少37.4%,連續13個月低于上年。
年關將至,業界學者開始總結機床產銷下滑的原因。其中,從機床消費巨頭著手,這么一組數據值得關注:汽車工業約消費了全社會40%的機床;汽車工業投資的50%以上又用于購買機床,進口機床額約占80%。而我們從最近的車市熱聞中隱隱發現一個訊息: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等行業巨頭分別進行了上千人的裁員計劃、新能源汽車“五連跌”...種種因素導致面向汽車行業的電機和精密相關器械的需求持續放緩。
汽車行業利潤降14.7%,機床業呢?
回顧作為制造業標桿的汽車工業,今年前10月行業利潤下降14.7%。盡管相對于傳統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基數占比很小,但來自新能源領域對機床業造成的壓力卻不容小覷。 這是來自中國乘聯會的11月綜合月報: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0萬輛和9.5萬輛,環比增長2.5%和9.1%,同比下降36.9%和43.7%。
新能源汽車從機床應用量到工藝迭代給機床企業帶來的增長壓力,一些企業有這般感受:
格勞博(中國):在汽車零部件制造,特別是傳統動力總成領域,格勞博中國占據了75%的市場份額。2019上半年,格勞博中國來自汽車行業采購設備的新增訂單相對減少,基本都是結轉去年的訂單。
津上精密機床(中國):在中國數控高精密機床的應用領域中,汽車工業為最大的行業,消費類電子產品行業占比第二,汽車與消費類電子市場的持續低迷導致津上機床中國的主導產品數控高精密機床需求量減少。
重慶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汽車行業占據公司產品需求量至少60%以上的份額,尤其是乘用車行業對齒輪加工機床的需求占主要地位,這個市場的下滑是其它任何行業無法彌補的。并且,新能源車總量有限,對機床的要求非常高,國內企業只有在滿足用戶要求的情況下,才有機會從進口機床的市場份額里分一杯羹。
宜昌長機:2019年上半年來自國內汽車行業的訂單也出現下滑,但因汽車市場只占其20%的市場比重,所以整體影響相對小一些。
以齒輪加工為例,唇亡則齒寒
汽車訂單量減少對機床企業影響可謂立竿見影。以齒輪加工的機床為例,據統計,全球約有70%的齒輪被應用于汽車行業,而其中約45%被應用在汽車傳動系統的變速箱中。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迅速發展,結構簡單且更輕量化的單級變速器、兩級變速器成為主流趨勢,市場需要成本更低、體積小易安裝、故障率低、動力損失小的齒輪。
過去,加工內齒輪主要使用插齒,而插齒的加工方式和滾插有一個巨大的差異——那就是效率。插齒屬于柔性加工,技術原理比較簡單,加工時往往進一次刀后還要退一次刀,每次進刀退刀浪費不少行程;而目前,強力刮齒或滾插工藝,則克服了這一難題,效率還比普通插齒提高至少5-10倍。因此,現在汽車和航空航天工業都趨向使用滾插工藝代替過去的加工方式。由此延伸至機床行業的變化之一就是,過去專門加工齒輪需要配備百千萬價位的專用機床;如今,一臺加工中心就能完成形狀簡單的齒輪加工。
下游市場需求縮減,機床企業怎么“過冬”?
雖然新能源“五連跌”是既定事實,但是仍有不少品牌銷量保持增長。比如,廣汽:從3月份開始,廣汽新能源已連續9個月均保持增長,1-11月累計銷量則達到3.24萬輛,同比增長91.4%。 吉利: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已經成為了吉利汽車銷量的新增長點。11月份,吉利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銷量14135輛,同比增長34%;今年1-11月累計銷量103167輛,同比增長67%。
面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機床企業,可以在未來規劃中加深對細分領域市場的開發。在拓寬客戶群體的同時,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同時企業也可以通過改變單一服務模式,以向汽車領域客戶提供一整套加工解決方案的形式,拓展業務范圍和增強市場競爭力。當然,更重要的——鎖定思誠資源網,高端制造服務商,更全面的了解全球一線品牌智能制造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