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為落實省會全面戰略合作協議,6 月 29 日,由省機械工程學會牽頭,以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江蘇省科協為指導,以南京工程學院、南京江寧高新區為支撐的“江蘇機械制造產業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成立揭牌會議在南京工程學院舉行。
會議由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江建春主持。
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江建春
省科協、南京工程學院、南京江寧高新區、南京市科協、院士專家團隊、聯合辦公機構人員以及高新區機械制造企業代表 40 余人出席了會議。省科協、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院和南京江寧高新區的領導為“江蘇機械制造產業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揭牌。
左起:史金飛校長、劉廣富主任、李政部長、夏漢關理事長
省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夏漢關在致辭中表示,“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是充分利用省級學會所擁有的各方面資源,根據江蘇省機械制造產業創新發展需求而搭建的平臺,是省會合作的創新產物,是把科技智力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動能的有力舉措,必將為地方機械制造產業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他強調,“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只要我們同心同德,從政府和企業的需要做起,就能使“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創新發展之路越走越寬闊,越走越亮堂!
省科協學會學術部部長李政在講話中向“院士中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希望“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以需求為導向,以項目為紐帶,以高新區和企業評價為標準,集聚高校資源,把產業發展的要求拉到平臺上來,好“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各項工作。
受疫情影響,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領導未能來寧出席會議,為此,特發來賀信,表示將充分發揮社會團體在智力、人才、組織等方面的獨特優勢,會同地方企業和大專院校以助力江蘇省機械裝備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在高端學術引領與推進科技經濟融合、技術服務、學術品牌建設、科技成果引進與轉化、人才培養等多方面提供技術支持。
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凌祥代致賀信
身居武漢,心系南京,中心領銜的中國工程院李德群院士作了視頻講話,他表示,將帶領院士專家團隊和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的專家,全心全意地服務江蘇機械行業,為全面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撐,為江蘇機械制造產業的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院士專家團隊專家組組長、南京工程學院校長史金飛講話,他表示:南京工程學院作為“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支撐單位,將為中心有效運轉提供大力支持和保障,學校將充分發揮在江寧高新區的區位優勢和緊密合作關系,主動服務行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助推高新區機械制造產業的升級創新,力爭把中心打造成“產業對接精準化、高端資源集成化、綜合平臺模式化、服務方式聯動化、創新應用效率化”的高效創新平臺。
江寧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廣富、南京市科協和企業代表也在大會上講話,他們表示,將全力支持“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工作,希望能在高新區這片土地上結出碩果。
南京市科協部長樊中衛 南京高精船用設備有限公司副總舒永東
“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籌備工作在省科協的指導下,省機械工程學會以自身科技資源為基礎,組建了院士專家團隊,成立了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院、南京江寧高新區組成的聯合辦公機構,制定了院士中心的管理制度和服務規范;發展了第一批會員及技術服務對接企業 12 家,基本構成了工作運作的體系。
下一步,“專家(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專家團隊將根據江寧高新區企業提出的科技需求,聯合大專院校組織專家對接企業,為其做好技術服務工作。以助力江蘇省機械裝備產業創新發展為目標,在高端學術引領與推進科技經濟融合、決策與技術咨詢、人才培養與高端人才舉薦、新產品鑒定、新技術成果評審、企業技術攻關、產學研合作等諸多方面提供智力支持和技術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