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2020年春天因為不期而遇的新冠肺炎疫情而變得有點“冷”,在防控疫情這場來勢洶洶、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單位-南京工程學院,始終將全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將初心與使命浸潤在明責、履責、盡責中,用大寫的責任和愛讓這個特別的冬天變得溫暖。
一.織好防控網 守好校園責任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我們一定要構筑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線,守好校園這方凈土和責任田,堅決維護好每一位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南京工程學院校長史金飛多次在學校疫情防控工作中強調了這一要求。
學院就成立了以主要領導為組長、其他校領導為成員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及十個工作組,全面負責學校疫情防控組織與實施工作。當天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做好學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等九個通知,明確了防控措施、開學前準備、信息報送等各項工作預案。織就了一張涵蓋信息報送、校園管控、宣傳教育、后勤保障、防控督察等內容,從學校到學院到班級、從集體到個體、從教師到學生的嚴密疫情防控網。
二.做在細微處 控“疫”有溫度有速度
“你的平安,我的心安!”對于投入這場疫情阻擊戰的南工程所有輔導員來說,每天學生通過微信群、QQ群報的平安,就是老師最大的期盼。
為了更準確地了解學生情況,老師從一條條信息、一次次電話入手,密切聯系學生、掌握實際情況。學校組建了“院領導-輔導員-班級骨干-寢室長”的四級防控隊伍,每日動態更新和定期追蹤數據庫,嚴格落實日報告、零報告制度。對疫情嚴重地區的學生,輔導員傾注更多關心,通過建微信群等方式保持著一對一聯系,了解動態、表達慰問,讓同學們時時能感受到學校問候與關懷。
經過全校努力了解和反復核查,僅用三天時間就掌握了近25000名學生和近3000名教職工的寒假行程,建立了疫區返校師生和已回家但有重點疫區出入史、接觸史師生健康狀況工作臺賬,專人排查、聯絡和跟蹤,逐一登記,不漏一人,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為上級部門決策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據。
三、線上馬力開動 確保居家不停學與研
在延遲開學期間“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既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需要,也是組織師生應對疫情的積極舉措。通過實施“改革教學組織方式、創新教育教學手段、優化教學計劃安排”三舉措,保證“教學任務、質量標準、考核要求”三不變,計劃3月初全面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在線教學,在推進該計劃過程中,全面優化教學安排、調整課程教學設計,組織全體教師開展線上培訓和交流,為確保教學質量提供保障。經過充分準備,學校還面向社會免費開放了含國家及省級在線課程在內的25門課程。
學校還與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以及多家數據庫供應商對接,自2月6日起開通了“教育網統一身份認證和資源共享服務CARSI”,確保師生在任何時間、地點、終端、聯網形式下直接訪問CNKI、IEEE、Springer、EBSCO、Emerald等科研數據庫資源。
下一步,學校將根據疫情變化和上級部門要求,將疫情防控作為首要工作,重點從加強門禁、堅持登記統計和日報告、設置醫學觀察隔離場所、落實醫療物資儲備、加強疫情防控業務培訓及宣傳教育、落實在線教育教學和開學準備、做好學校疫情突發事件的緊急處置預案等方面主動作為,為取得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后勝利貢獻南工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