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熱烈祝賀我會聯辦的科普活動被中國科協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12月21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辦公廳印發《關于對2020年全國科普日有關組織單位和活動予以表揚的通知》(科協辦函普字【2020】158號),江蘇省機械工程學會、南京工程學會和江蘇省學會服務中心聯辦的“2020年全國科普日暨第一屆‘天印筑夢·科普智行’”活動,被評為優秀科普活動。
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1月7日在北京召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得到全面加強,2019年將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效率,嚴把審查授權關。
截至2018年底,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0.2萬件,同比增長18.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1.5件。2018年度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5萬件,同比增長9.0%。
國內有效商標注冊量(不含國外在華注冊和馬德里注冊)達到1804.9萬件,同比增長32.8%。2018年度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量超過6000件,同比增長25%以上。累計批準地理標志產品2380個,另注冊地理標志商標4867件。2018年專利行政執法辦案7.7萬件,同比增長15.9%,查處商標違法案件3.1萬件,案值5.5億元,罰沒金額5.1億元。2018年,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50億美元。
此外,我國知識產權運用效益也實現快速增長。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超過350億美元;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提前實現“十三五”專項規劃“5年累計100億美元”的目標。專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到1219億元,同比增長11.8%。核準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使用企業8179家。
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實施10周年,也是知識產權機構改革之年。申長雨表示,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得到全面加強。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專利法修正案(草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完成草案首次審議,積極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38個部委聯合印發《關于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同時,知識產權局大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將商標注冊平均審查周期縮短至6個月以內,提前52天完成國務院年度目標任務;商標駁回復審案件審理時間壓縮到7個月以內。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壓減10%。
同時,《專利代理條例》完成修訂,將于2019年3月1日起實施。2018年全年累計減免專利費用58.6億元,減少提交專利、商標申請材料335.7萬份。在湖南、四川等13個省份開展知識產權軍民融合試點,下放國防專利申請受理、許可備案和轉讓審批等事項。
申長雨在工作報告中總結了2018年主要工作,報告指出,2018年,我國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歷史性重構,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再上新臺階,知識產權保護得到全面加強,知識產權審查質量效率穩步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效益快速增長,知識產權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地位進一步凸顯。
全國知識產權系統統籌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大力推進知識產權審查能力建設,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交流,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扎實推進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圓滿完成全年各項主要目標任務。
申長雨表示,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圍繞建設世界一流審查機構,加強專利商標審查員隊伍建設,持續提升審查業務能力。健全審查質量保障體系和業務指導體系,完善“雙監督、雙評價”質量管理。研究改進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政策措施。探索通過改進審查工作機制提高審查效率。在審查中協同運用集中審查、綠色通道、專利審查高速路(PPH)等多種審查模式。全年消減發明專利審查積壓10萬件以上,將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在2018年已壓縮10%的基礎上再壓縮15%以上。
會議強調,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完成知識產權機構改革之后的開局之年,要著力做好九個方面工作。
1
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戰略謀劃和宏觀統籌,做好面向2035年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制定工作。
2
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持續提升審查業務能力。
3
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體系。
4
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完善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
5
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能力,打通“信息孤島”“數據煙囪”。
3
進一步強化知識產權領域綜合監管,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商標囤積、惡意注冊行為。
7
進一步深化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知識產權全球治理。
8
進一步夯實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基礎,廣泛開展知識產權教育普及和普法。
9
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部署,扎實推進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